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消费内参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召回

秦玉鸣: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发布时间:2020-11-12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     作者:佚名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钟艳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命人从千里之外快马加鞭全程“低温”运来了新鲜荔枝,博得红颜一笑,这可谓是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物流系统雏形。

  冷链物流,通常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果品生鲜消费的冷鲜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度将冷链物流推上风口浪尖,无论是青岛、大连还是此前北京新发地爆发的疫情,“冷链”从一开始均被视为“涉嫌者”之一,饱受全民关注和争议。今年6月,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冷链食品追溯系统。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随后,北京及多地上线冷链食品追溯平台,进一步加强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等冷链食品监管。为此,中国食品安全网围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我国冷链物流未来发展新风向等热点话题,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进行了独家专访。

 01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

  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 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秦玉鸣介绍,2019年,冷链委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乳制品和速冻食品六类食品年产量进行了统计,并结合各品类的冷链流通率测算得出,去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2.33亿吨,市场规模高达近3391.2亿元,显而易见,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

  相较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冷链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不可否认,发展也尚存很大差距。但近年来,随着政府层面对冷链物流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逐渐驶入快车道。尤其是今年以来,为配合新冠疫情防控,市民纷纷减少外出,这让全民陡然掀起一股“线上买菜”的风潮,生鲜、电商零售等行业借势疯狂扩张,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而负责生鲜运输与配送的冷链物流产业也因此迎来高光时刻,走到幕前站上风口,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但同时,在聚光灯下的冷链物流也面临着严峻大考。

  “在进口冷链食品风险防控方面,目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防疫新常态阶段。”秦玉鸣分析,一方面,国外疫情仍然持续蔓延,此起彼伏,很多国家迎来了秋冬的第二波疫情高峰;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已成当下共识和常识。他建议,在疫情新常态下,为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行业亟需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相关企业也迫切需要协同发力,加强以下两方面工作:

  加快建立企业自身的检疫机制。以往,进口生鲜企业大多没有针对外来输入疫情的检疫机构和设施,究其原因是大家普遍存在“检验检疫是海关的事”的认识误区,对此,冷链物流企业必须及时纠正这种观念,同时,须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生鲜冷链仓储、配送等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快捷、高效的检验检测。

  完善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和手段。秦玉鸣强调,企业要严格落实现场员工健康监测工作(进场测温、扫码、戴口罩、戴手套等),确保工作人员健康;落实进口肉制品和水产品进出货溯源,加快推进生鲜进口产品溯源体系的覆盖率,即不仅所有进口冷冻产品必须具备批次核酸检测报告,还要建立针对所有进口生鲜的疫情动态溯源机制;严格落实生鲜产品场所、台账等,每日清洗、整理、通风、消毒,严防死守,不留漏洞。

  冷链物流产业向上发展道阻且长 还需攻克诸多“拦路虎”

  毋庸置疑,冷链物流是我国朝阳产业,但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行业标准不规范、人才缺失以及在获客渠道上相对单一、企业投入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此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始终处于初级阶段。

  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给每个行业带来一个深度思考的机会。未来,我国冷链物流产业该如何实现高速高质、健康长远发展?对此,秦玉鸣围绕完善政策、规范标准、转变模式、赋能科技、培养人才等五个方面,向中国食品安全网分享了其个人见解。

  完善政策:“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已非新型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加快和变大,冷链运输企业也要背负降低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的考核指标。”秦玉鸣认为,针对该情况,相关部门亟需在城市通行、营运证办理、车辆停靠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指导,规范和深化落实冷链市场治理结构,促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范标准:今年6月,北京新发地“三文鱼事件”将冷链物流推上舆论风口,“虽然之后被辟谣,该事件与冷链物流无关,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冷链物流标准化的不足,才给了‘谣言’可乘之机。”秦玉鸣说,因此完善标准体系,是冷链物流的必经之路。

  转变模式:《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我国公路货运模式不断优化,多式联运得到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公路冷链运输模式也在转型升级,逐步由“一超多强”转向以多式联运为主。

  科技赋能:说到冷链物流,很多人会产生“劳动力大”“没有技术含量”等刻板印象,“实际上并非如此,现在多数企业都会在冷链物流技术方面投放大笔资金。”秦玉鸣预测,将来科技将逐渐解放人力,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价值。

  培养人才:秦玉鸣指出,冷链物流行业专业人才整体还存在着缺口,包括规划、操作、管理等各类人才,同时在新冠疫情等此类特殊情况下,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问题更加凸显,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值得庆幸的是,现已有多所高校设立冷链物流专业方向,为今后冷链企业输送高端人才奠定基础。”秦玉鸣补充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运输储存过程,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至关重要。今年10月,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物联冷链委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国内首个食品冷链物流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GB 31605-2020)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标准明确要求冷库、冷藏车等设施设备要易于清洗、消毒、维护等,并且厢体内壁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无污染、无异味,更好地保障贮运新鲜品质。该标准的出台,无疑让食品冷链物流行业操作有了“底线”,更给冷链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老百姓吃得放心、安心保驾护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消费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消费内参网 xf-nc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